組員: 33983013許智怡 33983024吳心如
http://imcase33983024.blogspot.com/2010/06/blog-post_6969.html
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
選舉(里長)促銷
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
五力分析與行銷的觀感
( Porter 之五力分析架構)
五種力量:
(1)新進入者的威脅
(2)供應商的議價能力
(3)購買者的議價能力
(4)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
(5)現有廠商的競爭程度。
五力分析的作用:
透過五種競爭力量的分析有助於釐清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,並有系統的瞭解產業中競爭的關鍵因素。
這五種力量的構成元素:
1. 新進入者的威脅新進入產業,障礙主要來源如下:
1. 新進入者的威脅新進入產業,障礙主要來源如下:
經濟規模
專利的保護
產品差異化
品牌之知名度
轉換成本
資金需求
獨特的配銷通路
政府的政策
專利的保護
產品差異化
品牌之知名度
轉換成本
資金需求
獨特的配銷通路
政府的政策
2.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,與購買者的力量互成消長,其特性如下:
由少數供應者主宰市場
對購買者而言,無適當替代品
對供應商而言,購買者並非重要客戶
供應商的產品對購買者的成敗具關鍵地位
供應商的產品對購買者而言,轉換成本極高
供應商易向前整合
對購買者而言,無適當替代品
對供應商而言,購買者並非重要客戶
供應商的產品對購買者的成敗具關鍵地位
供應商的產品對購買者而言,轉換成本極高
供應商易向前整合
3. 購買者若能有下列特性,則相對賣方而言有較強的議價能力:
購買者群體集中,採購量很大
所採購的是標準化產品
轉換成本極少
購買者易向後整合
購買者的資訊充足
所採購的是標準化產品
轉換成本極少
購買者易向後整合
購買者的資訊充足
4. 替代品的威脅來自於:
替代品有較低的相對價格
替代品有較強的功能
購買者面臨低轉換成本
替代品有較強的功能
購買者面臨低轉換成本
5. 同業競爭強度受到下列因素影響:
產業內存在眾多或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
產業成長的速度很慢
高固定或庫存成本
轉換成本高或缺乏差異化
產能利用率的邊際貢獻高
多變的競爭者
高度的策略性風險
高退出障礙
產業成長的速度很慢
高固定或庫存成本
轉換成本高或缺乏差異化
產能利用率的邊際貢獻高
多變的競爭者
高度的策略性風險
高退出障礙
Richard D’Avani (1994) 指出很多產業是超級競爭的(Hypercompetitive),超級競爭產業的特徵是永久持續的創新,電腦產業是經常被引證係超級競爭產業的範例,此類產業的結構不斷地因創新而變革。而五力分析可能無法即時反應此類產業的快速變動,這是因為五力分析是靜態的,對於處於穩定期的產業結構分析是有用的工具,但卻無法充分地掌握產業環境中快速變化期間所產生的變動。
由網路看2010新一代設計展後,你認為有何商機?
商品角度:
(1)我覺得2010新一代設計展,裡頭有很多設計概念都是以"中國風"和"台灣味"為發想,假設在成本及利潤考量周全的情況下,若能夠量產,找到台灣本地的合作廠商,進而尋求歐美的公司做代理或進口,這些"東方意象"的商品,應該是挺受歐美人士的歡迎。
(2)我覺得學生在創作前,其實可以大膽的去向各大公司行號提案,以他們原有的商品來做再設計或者替他們做企業的形象整體設計。不僅可以爭取一些補助經費,如果此作品有獲獎,說不定有機會可以獲得這些企業的青睞,正式在市面上上架。
人才角度:
如果能將新一代設計展擴大舉辦,邀約國際學生的作品也來參展,有了他山之石,我們台灣的學生將有切磋學習的對象,讓學生的視野更具國際觀。在這樣良性循環之下,能提高台灣作品在國際上的能見度,而我們也因有了別人的競爭,創作將會更上一層樓,展覽會越辦越有規模。
辦活動的角度:
學設計的學生,其實是市場中具強大消費能力的一群人,因為設計人,最能欣賞商品的用心及美感,最重視商品的深度,花了大筆錢,只要東西有質感、有價值,也願意。很多台灣企業在抱怨,在台灣走品牌這條路是很辛苦的,很多重視公司文化及產品內涵的經營者也很怕用心沒人看得見,新一代設計展正是這些企業打廣告的好機會。就像運動比賽一樣,球場週邊的廣告都是比賽的收益,新一代設計展何不仿效呢?讓這些贊助廠商也在會場裡面大買廣告,讓學生知道,這些品牌很"挺"設計人!甚至在比賽的獎項中,也讓這些以自己商品自豪的企業,供應自家的商品為獎項。例如:同學中有一個在新一代設計展中得了金獎的人,因些而獲得一部華碩筆電,這位同學可能會有事沒事就拿著這部筆電在學校走來走去,別的同學就會問:「這個機型好用嗎?」而這位得到殊榮的同學就回答:「很好啊!還滿好用的…」大家就會對這會金獎得主用的華碩筆電增加了很多好感,下次買筆電時,也會考慮華碩電腦。
(1)我覺得2010新一代設計展,裡頭有很多設計概念都是以"中國風"和"台灣味"為發想,假設在成本及利潤考量周全的情況下,若能夠量產,找到台灣本地的合作廠商,進而尋求歐美的公司做代理或進口,這些"東方意象"的商品,應該是挺受歐美人士的歡迎。
(2)我覺得學生在創作前,其實可以大膽的去向各大公司行號提案,以他們原有的商品來做再設計或者替他們做企業的形象整體設計。不僅可以爭取一些補助經費,如果此作品有獲獎,說不定有機會可以獲得這些企業的青睞,正式在市面上上架。
人才角度:
如果能將新一代設計展擴大舉辦,邀約國際學生的作品也來參展,有了他山之石,我們台灣的學生將有切磋學習的對象,讓學生的視野更具國際觀。在這樣良性循環之下,能提高台灣作品在國際上的能見度,而我們也因有了別人的競爭,創作將會更上一層樓,展覽會越辦越有規模。
辦活動的角度:
學設計的學生,其實是市場中具強大消費能力的一群人,因為設計人,最能欣賞商品的用心及美感,最重視商品的深度,花了大筆錢,只要東西有質感、有價值,也願意。很多台灣企業在抱怨,在台灣走品牌這條路是很辛苦的,很多重視公司文化及產品內涵的經營者也很怕用心沒人看得見,新一代設計展正是這些企業打廣告的好機會。就像運動比賽一樣,球場週邊的廣告都是比賽的收益,新一代設計展何不仿效呢?讓這些贊助廠商也在會場裡面大買廣告,讓學生知道,這些品牌很"挺"設計人!甚至在比賽的獎項中,也讓這些以自己商品自豪的企業,供應自家的商品為獎項。例如:同學中有一個在新一代設計展中得了金獎的人,因些而獲得一部華碩筆電,這位同學可能會有事沒事就拿著這部筆電在學校走來走去,別的同學就會問:「這個機型好用嗎?」而這位得到殊榮的同學就回答:「很好啊!還滿好用的…」大家就會對這會金獎得主用的華碩筆電增加了很多好感,下次買筆電時,也會考慮華碩電腦。
如何在節慶IMC(以母親節為例)
如何做?
(1)先釐清目標市場?
媽媽本人、送禮物的孩子、想慰勞媽媽的先生。
(2)他們平常接收的媒體是?
媽媽本人:電視廣告、電視購物居多。
孩子:網路、電視廣告、雜誌。
先生:報紙、廣播。
(3)怎樣的商品和行銷手法對他們會產生購買慾望?
媽媽本人:
"美麗"的商品最能吸引媽媽,所以化妝品、保養品、塑身衣、衣服、鞋子…,最適合主攻此節日的當事人。以"犒賞自己"為行銷重點,在電視購物和電視廣告上,讓現在當紅的"大嫂團"做廣告,讓媽媽產生與那些人妻產生共嗚,繼而產生購買慾望。
小孩:
"健康"的商品最能吸引孝順的小孩,保健食品、運動器材、健康檢查…等相關產品,最適合在年輕人會接觸的媒介上廣告。以"為母親的健康把關"為行銷訴求,並且用特價及已經包裝好的產品組合來吸引年輕人選購。省去年輕人選購商品的困擾,並且因為年輕人的比價功力較強(網路搜尋),若是價格有打折,就可很容易的吸引購買,如果能宅配,更是深獲年輕人喜愛。
媽媽的先生:
"容易購買"且"簡單明瞭"是這類族群最先考量的。只要有廣告,告訴先生說:「母親節就是要買這個送老婆!老婆收到這個禮物會心情很好!」讓他們省去思考的時間,又可以表達自己體貼的心意,這是他們最需要的。我覺得廣播是很適合的廣告工具,先生在開車的時候,在廣播裡聽到了母親節商品的廣告,知道了商品的訴求,只要撥出廣告的免付費電話,就可以馬上完成訂購商品,這是最簡單的購物方式。
IMC的優勢:
一年當中有幾個銷售高峰,一個月的營業額通常強占一年營業額的1/4到1/3不等。以母親節為例,這是一年中目標顧客最明確,而且擁有龐大的商機人口(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有媽媽、奶奶或者自己為人母、或者有乾媽、或者視為親娘的姑姑、阿姨…之類的,反正總有一個類母親的對象可以瞭表心意)
在這種過節氣氛之下,行銷戰便是各廠商大顯身手的時候了:商品大打"母親專屬"的字樣;價格大打"犒賞母親的限定特價";通路大玩"體恤媽媽滿千送百"的數字遊戲;廣告大打"感恩、溫馨、孝順"的催淚戲碼。反正,只要在這整個被母親節氛圍占據的一個月裡,你會覺得自己非得要買個禮物來送一下,否者真是很不孝;甚至在重重強力行銷和誘人的特價之下,你覺得不趁這個時候沾母親節的好處,不買東西送自己都覺得可惜。
IMC的劣勢:
我覺得所有的事情都不可過頭了,行銷也是。就像很多汽車廣告,都大打"幸福"和"地位"似乎擁有這樣的車子,就能擁有幸福或地位,當人性中原本很單純的部分和感動,被物化為商品,反而讓人覺得沒了感動,甚至這種廣告看多了,還有些反感。情人節也是,現在一年有三個情人節,我覺得應該改成"商人節"吧!情感被商業過度操弄之下,有一天,消費者終究會疲乏。就像以前的農業社會,大家對於"過年"有著深深的期待,而且過年真的有濃濃的年味,但現在因為平常就是大魚大肉,隨時都穿衣服、隨時都在享受,"平常"就跟"過年"沒兩樣。如果說過度的行銷是重口味,總有一天這些重口味將滿足不了消費者的胃口,或者,有一些人開始期待"清淡",不再吃重口味行銷這一套。
(1)先釐清目標市場?
媽媽本人、送禮物的孩子、想慰勞媽媽的先生。
(2)他們平常接收的媒體是?
媽媽本人:電視廣告、電視購物居多。
孩子:網路、電視廣告、雜誌。
先生:報紙、廣播。
(3)怎樣的商品和行銷手法對他們會產生購買慾望?
媽媽本人:
"美麗"的商品最能吸引媽媽,所以化妝品、保養品、塑身衣、衣服、鞋子…,最適合主攻此節日的當事人。以"犒賞自己"為行銷重點,在電視購物和電視廣告上,讓現在當紅的"大嫂團"做廣告,讓媽媽產生與那些人妻產生共嗚,繼而產生購買慾望。
小孩:
"健康"的商品最能吸引孝順的小孩,保健食品、運動器材、健康檢查…等相關產品,最適合在年輕人會接觸的媒介上廣告。以"為母親的健康把關"為行銷訴求,並且用特價及已經包裝好的產品組合來吸引年輕人選購。省去年輕人選購商品的困擾,並且因為年輕人的比價功力較強(網路搜尋),若是價格有打折,就可很容易的吸引購買,如果能宅配,更是深獲年輕人喜愛。
媽媽的先生:
"容易購買"且"簡單明瞭"是這類族群最先考量的。只要有廣告,告訴先生說:「母親節就是要買這個送老婆!老婆收到這個禮物會心情很好!」讓他們省去思考的時間,又可以表達自己體貼的心意,這是他們最需要的。我覺得廣播是很適合的廣告工具,先生在開車的時候,在廣播裡聽到了母親節商品的廣告,知道了商品的訴求,只要撥出廣告的免付費電話,就可以馬上完成訂購商品,這是最簡單的購物方式。
IMC的優勢:
一年當中有幾個銷售高峰,一個月的營業額通常強占一年營業額的1/4到1/3不等。以母親節為例,這是一年中目標顧客最明確,而且擁有龐大的商機人口(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有媽媽、奶奶或者自己為人母、或者有乾媽、或者視為親娘的姑姑、阿姨…之類的,反正總有一個類母親的對象可以瞭表心意)
在這種過節氣氛之下,行銷戰便是各廠商大顯身手的時候了:商品大打"母親專屬"的字樣;價格大打"犒賞母親的限定特價";通路大玩"體恤媽媽滿千送百"的數字遊戲;廣告大打"感恩、溫馨、孝順"的催淚戲碼。反正,只要在這整個被母親節氛圍占據的一個月裡,你會覺得自己非得要買個禮物來送一下,否者真是很不孝;甚至在重重強力行銷和誘人的特價之下,你覺得不趁這個時候沾母親節的好處,不買東西送自己都覺得可惜。
IMC的劣勢:
我覺得所有的事情都不可過頭了,行銷也是。就像很多汽車廣告,都大打"幸福"和"地位"似乎擁有這樣的車子,就能擁有幸福或地位,當人性中原本很單純的部分和感動,被物化為商品,反而讓人覺得沒了感動,甚至這種廣告看多了,還有些反感。情人節也是,現在一年有三個情人節,我覺得應該改成"商人節"吧!情感被商業過度操弄之下,有一天,消費者終究會疲乏。就像以前的農業社會,大家對於"過年"有著深深的期待,而且過年真的有濃濃的年味,但現在因為平常就是大魚大肉,隨時都穿衣服、隨時都在享受,"平常"就跟"過年"沒兩樣。如果說過度的行銷是重口味,總有一天這些重口味將滿足不了消費者的胃口,或者,有一些人開始期待"清淡",不再吃重口味行銷這一套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